仪器仪表的防护等级通常用IP代码(Ingress Protection Code)来表示,定义了设备对固体物质和液体的防护能力。IP等级由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标准IEC 60529定义,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中,包括仪器仪表。
IP代码的结构
IP代码通常由两个数字组成,如IP65,其中:
第一个数字表示对固体物质的防护等级,范围为0-6。
第二个数字表示对液体的防护等级,范围为0-9。
第一位数字:防固体物质的防护等级
0:无防护。没有针对外界固体物质的专门防护。
1:防护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物质。防止人体大面积接触(如手掌)或大尺寸物体进入设备内部。
2:防护直径大于12.5mm的固体物质。防止手指或类似物体进入设备内部。
3:防护直径大于2.5mm的固体物质。防止工具、电线等直径较小的物体进入设备内部。
4:防护直径大于1mm的固体物质。防止大多数电线、螺钉等较小尺寸的物体进入。
5:防止灰尘进入,但少量灰尘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(防尘等级)。
6:完全防止灰尘进入(防尘密封)。
第二位数字:防液体的防护等级
0:无防护。没有针对液体的专门防护。
1:防垂直滴下的水滴。防止垂直落下的水滴进入设备。
2:防护垂直滴水的保护在设备倾斜至15度时依然有效。
3:防止从垂直向下60度范围内的喷淋水进入。
4:防止从各个方向溅落的水进入设备。
5:防止来自任何方向的喷水进入设备(如低压喷嘴的喷淋)。
6:防止来自任何方向的强烈喷水进入设备(如高压喷嘴的喷淋)。
7:防止在短时间浸水的情况下(通常为30分钟)水进入设备,水深通常为1米。
8:防止设备长期浸泡在水中,设备能够在指定条件下长时间浸没在水下运行,深度和时间由制造商规定。
9K:防止高温高压水射流从任何角度射入,主要用于交通和道路车辆标准(ISO 20653)。
常见IP等级示例
IP20:防止手指进入,设备对液体无防护。
IP54:部分防尘,防止各个方向的水溅。
IP65:完全防尘,防止来自任何方向的低压喷水。
IP67:完全防尘,可短时间浸水(1米深度,30分钟)。
IP68:完全防尘,可长期浸水,通常用于需要高防护的户外或水下设备。
IP69K:完全防尘,并且能承受高温高压水射流,非常适合食品加工、汽车清洗等需要高卫生标准的环境。
应用场景
室内仪表:通常使用IP20或IP40,防止手指接触和较大的灰尘颗粒进入。
户外仪表:通常使用IP65或更高等级,防止灰尘、雨水、喷淋水进入设备,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。
水下仪表:使用IP68,确保在水下长时间工作不受损坏。
了解和选择合适的IP防护等级对仪器仪表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,特别是在特定环境中,如工业、户外或海洋应用。